作风建设不是在无菌室中进行,领导干部也不是在防尘罩下工作,反“四风”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
一则关于“饭局”的新闻,在中秋期间一波三折,让人审视改进作风时复杂的现实语境。
当公务员的儿子喝酒夜归,母亲发微博向浙江省委组织部领导“请教”。组织部负责人转发并表态:如果属实,请当地“主动抓好整改”。当地立即响应,微博发布的调查结果称“当晚宴请是私人性质”。
这一新闻的“第二季”,委实耐人寻味。微博跟帖中,认为这位母亲“疼儿心切,忘了中国的国情”者大有人在,甚至说她“葬送儿子前途”。媒体也有后续报道,母亲称儿子因此事而受同事冷落,“想简单了”,“后悔发了微博”。无论这些报道的准确度多高,也无论那些跟帖是否“政治正确”,都反映出公众对人情、关系的纠结心态。一方面,认识到人情可能成为滋生不正之风的温床;另一方面,却又需要人情往来作为社会生活的润滑剂,以致无奈地接受“请客吃饭、公事私办”的潜规则存在。对于公职人员,既要有正常的人情往来,也要承受其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社会风气压力、不良诱惑压力。许多人因为不会辨认、不忍拒绝、不敢抗拒,最终随波逐流,丢失了对不良风气的警觉。
有领导同志说,面对基层同志的盛情,自己去调研时也可能吃了超标的饭、住了超标的房。还有退休领导回忆,当年有远房亲戚请他帮孩子安排工作,遭到怒斥;多年过去,并未后悔当年做法,却深感当时对待亲戚态度不妥。这些,都如母亲“吐槽儿子饭局”所揭示的,无视人情,难免落下“不近人情”之议;而如果过分讲求人情,则可能在“剪不断、理还乱”中泥足深陷。其间平衡如何掌握,界限如何划定,是个难题。
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本人洁身自好,吃苦受累浑不怕,但一想到妻儿老小、朋友领导,很多时候就不那么好抉择了。孩子升学,别人都在找关系,我要不要找?兄弟姐妹下岗待业,还有小孩要负担,是不是应该帮着打个招呼找份糊口的工作?自己不爱吃喝应酬,但单位领导就好吃点喝点玩点乐点,其他人“顺水推舟”甚至投其所好,我该回避、规劝还是随大流?
上面这些还是好界定的。更多的时候,即便是“私人性质”的宴请聚会,也常有着功利色彩。酒杯端起,哪怕只讲上下铺的往事、交流养儿育女的经验,也自然能拉近人的距离,为日后的公事私办埋下伏笔。饭局、交往成了“关系学”的延伸、人情文化的载体。不正之风,正是植根于这样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土壤。可以把酒言欢、怀旧忆往,可以增进感情、交流思想,也可能异化出公款吃喝“革命小酒天天醉”的享乐主义、公务接待时“能上茅台不上二锅头”的奢靡之风。面对这样的灰色地带,党员干部固然应该保持警惕,不要河边湿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更要洞察明辨,以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厘清行止的界限,让制度既有针对性,又有操作性。
这则关于饭局的新闻,看起来是小事,却颇多启示。作风建设不是在无菌室中进行,领导干部也不是在防尘罩下工作,反“四风”不仅要有纪律的重申、理论的宣明,更要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处身社会转型期,面对抛不开的人情、理不清的关系,反“四风”如何落到实处、改作风怎样起到实效?这需要公务人员高度的自觉,也需要制度建设坚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