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力抗击疫情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历史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也可能擦身而过。川投信产所属宏明电子认真贯彻中国有限公司党委和川投信产各项决策部署,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危”中寻“机”,大力依靠“鼎新+革故”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持续提升组织免疫力和企业竞争力,找到了企业发展“暂停”后启动“加速度”的金钥匙,正开足马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突发疫情给“技术达人”杨水兵带来了“新课题”
伴随着一台台机器声逐渐响起,作为宏明电子201车间党员先锋队的一员,杨水兵带领“杨水兵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成员正焦急地监测着产品的生产情况。从2月8号开始调试设备,2月10号正式复工生产以来,杨水兵和他的技术团队已连续奋战了19天。
据悉,杨水兵系宏明电子工艺专家,长期从事塑料模具的设计与改进、塑料成型工艺的调试与优化等工作,主持了公司多个重要模具开发项目。2019年,成都市总工会将杨水兵及其技术创新团队命名为“杨水兵职工创新工作室”。
2020年1月15日,杨水兵团队接到为国外某大型航空公司配套30万套屏蔽盒的订单,其中第一批10万套要求在2月22日前完成。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公司停产,按期交货成为了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新课题”驱动“革故”创新 整体生产效率提升40%
“现在是‘危’,大家要一起从技术上想办法,挺过去就是‘机’。”工作室带头人杨水兵道出了团队心声。
考虑到疫情带来的停工影响,杨水兵团队早从大年初四就通过云办公着手进行屏蔽盒的生产创新攻关工作,希望能在保证产品保质保量按期交付的同时,将现场作业人员数量降到最低。
杨水兵团队经过多个昼夜的反复试验,通过扩大产品抽芯尺寸、减少攻丝摩擦阻力、优化原有自动攻丝机送料确认装置和废品收集装置等攻关工作,成功将该后工序丝攻寿命由每只75套提高到200套,攻丝机停机时间减少2/3,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40%,原需4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只需1人,产品合格率达100%。
“疫情造成的短期困难,没有阻挡我们创新的步伐,反而成为一种动力。”经过杨水兵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努力,产品如期交付,对于他们在疫情中能超预期完成任务,客户表示很钦佩并给与高度好评。同时,他们为后续生产打下了基础,也为公司实现“开门红”贡献了重要力量。
“革故+鼎新”联动 创新红利持续迸发
除杨水兵团队“革故”式创新外,在宏明电子,还有很多团队通过“鼎新”式自主研制配套元器件或“革故”式提升传感器生产率,奋力奔跑在创新的“加速道”上。
204车间用于某航天器上的电源滤波器,所需电感过去一直向武汉某企业采购,由于疫情影响,供货全部中断。为保证交期,宏明人“自己动手”,从编写工艺文件、操作实践、测试论证到成功做出符合标准的绕制电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
仅一墙之隔的203车间正紧张进行着位移传感器生产率提升的攻关工作,该产品主要用于国家某重点型号上,由于该型号的上量,今年订货量比去年翻了1倍。
而在龙泉基地,热敏电阻生产线正组织团队为红外线测温仪所用的热敏电阻讨论批量生产方案,有机电容团队也在紧张地为ECRG自动点胶方案进行论证……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终会到来,创新积蓄的能量必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迸发。”宏明电子总经理刘尊述说,公司将按照中国有限公司和川投信产的工作要求,牢牢抓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掌握核心技术,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有限公司“一体两翼”发展丰羽强翅,为取得第一季度“开门红”、实现全年目标不停奋进。”